另一面·何立琳老师

发布:马达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5-18 人气:
       反应物是良好的愿望,生成物不一定是良好的结果。  ——k12个人专辑中何老师的留言
 
       yh86银河国际有许多值得敬佩的老师,何老师无疑是其中的一位。
       由于高一何立琳老师不教我们班,所以我对何老师的印象,只停留在化学兴趣课的时候,他那搞笑的言语而已。我一直以为,何老师只是一个不修边幅的、只会讲塑料普通话的老师。直到高一的下学期,因为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我时常登陆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的化学论坛,却无意间发现了何老师在k12竟然拥有个人专辑!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我去看何立琳老师的留言版。长达30几页的留言版我花了近两个小时才看完。之后,我明白了何立琳老师远非我想象的那样普通。
        “化学是最具有人性的一门学科。许多做人的道理都体现在丰富多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是良好的愿望,生成物不一定是良好的结果。教学的艺术永无止境。”在这篇蕴涵哲理的文字间,流露出了何立琳老师非凡的文采。小时侯,何老师就爱吟诗作赋,现存诗作还有100余篇。《孤塔》等三首已发于蓝天作文网上。何立琳老师的论文,逻辑严密,思维连贯,举例充分,就连他的回复与评论,都力求简明达意,还略带调侃色彩。2000年12月,面对一些媒体对教师的粗暴攻击,何立琳老师以一篇《我哭教师,但我舍不得放弃热爱的职业》据理力争。其文没有任何的矫柔造作,完全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读后不禁让人潸然下泪,真难以想到是出自一化学老师之手。此文一发,立即引起轰动,连续几个月入选“k12论坛精华”。这也是本人认为最感人的文章之一了。
        在探索教学的艺术上,何老师也颇有见解。在一篇《如何看待学生“上甲课,做乙事”》的文章上,何立琳老师列出了可能的四种情况,并一一给出对策:“三心二意”的学生+“难得糊涂”的老师;自主学习的学生+善意查探的老师;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放弃的老师;迷失方向的学生+指导航向的老师。并做出了如下归纳:学生 “上甲课,做乙事”现象是难免发生的,我们有时需要明智“宽容”地处理,有时需要“糊涂”地处理,有时需要“妥善”地处理,有时需要“秘密”地处理。只要不是上课捣乱,都可以“平和静气”来处理!
        “爱我所爱,天长地久;恨我所恨,决不随波逐流。”在事关国家前途的高考政策,以及一些敏感话题上,何立琳老师往往也大胆直言。当初“3+X”刚刚施行,何立琳老师就大声疾呼:“3+X”高考改革大大削弱中小学理科教育,是重蹈国外的覆辙!当北京市修订《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删掉了“敢于斗争”四个字时,何老师认为这简直是民族精神的堕落!“我们的学校教育不仅仅要教育学生现在怎样为人,更重要的是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设法斗争”才是积极的斗争方式!当听到中纪委严查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案和黑龙江省原省长田凤山案时,何老师拍案叫好,说:“最‘黑’的查了,接下来该查XXX了”俨然自己就是纪委的书记。当看到许多留学生“留学不归”时,何老师气得咬牙切齿,说中国的教育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美国人“从文化侵略到人才侵略,本质还是经济侵略。”当看到教师行业“人越老越得益”的不公平现象时,何立琳老师以论文的笔调,写出《教师职称评定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提出了改革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
        何老师在网上,经常用“小糊涂虫”的笔名。人如其名,也是傻傻的那种(尤其是何老师笑的时候)。但正如《糊涂学》中说的:“小糊涂,小聪明;大糊涂,大聪明;不糊涂,不聪明!”——何老师是最聪明的。一个人敢于说真话,说正话;不愿说假话,不怕说错话——何老师是最勇敢的。何老师就像一本书,一本书页发黄的书,越读,越让人感到:大智若愚,大智若愚呵……